走过“老城” 2020年05月23日  七生

  ■七生

  前段时间的一个夜晚,我和弟弟从骑龙巷(以前都喜欢叫它阶梯)往塘边走,走过塘边的一家超市,我跟弟弟说:“这家超市开好多年了吧。”我们马上看了一眼这家超市,弟弟调侃道:“对啊,这才是真正为民服务的店。”我们同时笑了。

  沿着熟悉的路径,想起了小时候的场景。老图书馆是我学生时代非常喜欢去的地方,一周借一次书,再还一次书。最喜欢的作家是安妮宝贝,记得那时读高中,我从老图书馆借了她的小说散文集《清醒纪》,这本书帮助我度过了一段略显凉薄的日子。

  老图书馆内过去还有一家幼儿园,是弟弟读过的幼儿园。他打趣说:“怪不得我现在这么有文学素养,原来是因为从小就在图书馆里长大呢!”继续前行,弟弟又激动道:“天哪,以前那家很好吃的烧烤店不开了,太遗憾!”是啊,这家烧烤店是我念小学时经常光顾的地方。它的位置很特别,就在实验小学往台阶走上来的“转角”第一家,店铺很小,估计只有5平方米左右,但是当时生意火爆。孩子放学时,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买一串炸串垫垫肚子,也解了馋,再和同学一起边吃边走路回家,真是一段值得回忆和幸福的时光啊。

  说起了美食,我们都好像停不下来各自心中的回忆。作为00后的弟弟,他小学时在实验小学每周一次学习打篮球,和我表弟一起。每次下课后,他们都会去学校对面的小店买吃的,记忆中是5角钱一小杯的牛肉粉丝汤,2元就是一大碗。“贼好吃啊,我现在想到都会流口水。”弟弟边回忆,边吞口水。我也回忆起十多年前,实验小学对面有个老奶奶的“烤肉串”,她每天都会自带一个小炉子和一张小板凳,然后炉子上是用竹签串起的肉串,肉串上放足了辣椒粉。记忆中是一元钱5串,每次看到我都会买,“滋溜”一口,太美味!过了近20年,现在想起来,还能记得那味道,只可惜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老奶奶和她的烤炉了。

  往火炉尖“天桥”的方向走,道路两边还开着记忆中的“老店”,几十年的小吃店、裁缝店、皮鞋店、理发店等等。“这种老地方走一走,真的很舒服啊。”弟弟又开始感慨。再往前是熟悉的淳二中和它对面的店铺,我们走进“姐妹文具店”,弟弟说要买几支笔。念大学之前,几乎所有的文具用品我都是从这家“姐妹文具店”买的,记得这家店就是一对姐妹开的,但是过了不知多久,店转让了,换了店名,但还是一家文具店。

  慢慢走回家,从“老城”进入了“新城”,仿佛穿越了一般。我们彼此的话也随之变少,是还掉在对“老城”的回忆中,还是随之产生了一种莫名忧伤的情绪,我们不得而知。我只知道,这座城市,我们依然像小时候一样热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