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苏洁
昨日,记者走进杭州千岛湖兴宝菇业专业合作社的菌房里,只见里头种植着类似银耳的菌种——绣球菌,几名工人正马不停蹄地忙着采收。
杭州千岛湖兴宝菇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富根则忙着对接订单,必须把当天打包好的500公斤绣球菌统筹发往上海等地。2009年,他放弃经商回乡创业,一直以来,以种植秀珍菇为主,但随着秀珍菇市场的饱和,他决定开拓新市场,培植绣球菌。
“绣球菌培植技术要求高,但市场前景广阔,走绣球菌培植产业之路,既可以回报家乡,又可以为现代人提供一种健康食品。”王富根说,为了种植出优等的绣球菌,他从日本引进了绣球菌品种,在培植过程中,还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智能化,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
“绣球菌新品种周期短,因需求量大,目前销路不错。我们合作社日产能达到500公斤,但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王富根对绣球菌的未来充满信心。下一步他打算扩大规模,争取从日产5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
杭州千岛湖兴宝菇业专业合作社里绣球菌的火爆直接带动周边村庄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村民收入。“绣球菌不分季节全年可生产,所以这里能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目前,合作社至少能提供30多个岗位,单一年的人工支出就达七八十万元。”王富根说。
村民徐卫红是菌房的一名工人,她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她没有继续外出打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长期赋闲在家。如今,她每月收入3000多元,生活有了保障,也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