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千里 在“家”过年 淳安为留杭过年的剑河籍务工人员建新“家” 2021年01月26日  杨奇 王蕾

  记者  杨奇  见习记者  王蕾

  “我们一起算算,回老家过年,路费和过年开销就得小两万,居家隔离又是十四天,不仅成本高,这一路奔波的,家里老人也有不少担心。所以大家今年还是在杭州过年吧,有什么事还可以来‘剑河之家’,一样能把年过得热热闹闹、暖暖和和的!”

  1月21日,杭州中策橡胶公司的厂房外,县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余春鸿一边和工人们分析疫情期间留杭过年的必要和好处,一边为他们送上了“剑河员工留淳过年”慰问礼品和政策礼包。一旁的剑河县在杭流动党支部书记罗文发,则将一份份《致剑河县外出务工朋友的一封信》递给工人们,向他们详细解读剑河县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信息,鼓励大家春节期间留杭过年、共克时艰。

  贵州省剑河县与浙江省淳安县虽然相距上千公里,但自2013年开始,两地就因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而结成了“兄弟”关系。而在众多的对口帮扶项目中,劳务协作无疑是帮助剑河群众增收致富最直接、最有效、最稳定的方式。其中,自2018年开始,淳安县委托浙江新联外包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实施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先后提供了5000多个劳动岗位,培养了50余位劳务致富带头人,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定向就业指导、专人建档立卡等方式,帮助剑河贫困户来杭工作,其月工资基本在5000元以上,最高可达到9000元,实现了稳定就业。

  也正是因为劳务协作的成效显著,导致目前在杭剑河籍务工人员数量猛增。如何更好服务剑河在杭务工人员,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鼓励引导他们留淳、留杭过年,淳安选择了“软硬兼施”:在政策福利等软件方面,劳务公司对剑河籍留岗不回家过年员工凡是年前不回家做满90天的,将给予额外2000元的补助;在硬件建设上,则选择以“剑河在杭州流动党员党支部”为载体,成立“剑河之家”,为通过劳务协作来到杭州的剑河籍务工人员提供信息交流、问题疏解、政策宣讲等长效平台。目前,“剑河之家”已有成员121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员61人。

  上门送温暖、异地建新“家”,让剑河籍务工人员都坚定了留在工作地过年的决心。来自剑河县南加镇的孙德昌,在经劳务协作来淳工作两年后,年收入达到了十万元,本想“衣锦还乡”的他,这次也选择了留下来过年。“以前打工都是全国各地到处跑,一年到头存不下多少钱,现在工作和收入都稳定了,家里老人也希望我能在这里好好干。不回家、不添乱,让家里人能安心过年,我也就很满足了。”孙德昌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