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吟 通讯员 吴苏芳
春日登高,一览众“岛”小;夏日临湖,戏水正当时;秋日骑行,风光无限好;冬日漫步,赏景乐逍遥。“秀美千岛湖,运动山水间”可谓是淳安历久弥新的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我县体育运动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全域旅游全新的发展格局下,淳安依托绿水青山的底色,以“不止于湖”的发展理念,正在重塑一个由湖区观光旅游向全域体验游转型升级的“千岛湖样本”;着力构建方便快捷、友善亲民的全民健身空间,加强大型公园的景观打造和文旅元素植入,运用艺术“织补”运动场景,全力打造“体旅融合 主客共享”的千岛湖体育旅游新品牌。
日前,杭州正式印发《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未来三年内将强化城市“金角银边”区域资源集约利用,合理均衡嵌入体育设施,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健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有效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
据悉,我县将按照集镇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体旅融合、主客共享的原则,启动实施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至2024年,我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预计将达到4.8平方米以上,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10分钟健身圈”,有效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求,主要瞄准“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门球这七种球类。
“根据杭州市全民健身补短板攻坚行动计划,我县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急需补短板、调结构、提质量。据统计,我县体育场地设施总面积达142.3628万平方米,其中最常用的这七种球类场地设施数只占25.88%。”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何在我县山水景观中嵌入“金珠银链”的体育设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是小切口大民生,如何结合淳安山水环境、自然禀赋、主客共享的特点,将其打造成点上出彩、线上联通、面上融合的淳安版本,毫无疑问要规划先行。”县社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补短板任务和嵌入式场地建设要求,我县将启动淳安县体育场地设施布局规划,以千岛湖镇为核心,威坪镇、汾口镇为重点先行实施,积极构建我县体育设施“一体两翼全覆盖”布局。
截至目前,我县已有的89片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已处于建设阶段。下一步,预计将有58片场地陆续启动实施。未来,我县还将持续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提质增效,并确保相关公共体育场所的公共性、开放性和公益性,真正夯实“10分钟健身圈”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体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